新加坡推進社會建設

2015/06/26 09:53:02   2430   用手機打開   作者:世貿通移民   在線咨詢

關注民生、注重和諧、推崇共治是新加坡推進社會建設的成功經驗。

民生保障優先

新加坡建國以來,政府大力加強住房、教育、醫療、就業及養老保障等公共服務領域建設力度,初步構建了“從搖籃到墳墓”的社會保障網絡,得到了各 族人民的一致擁護。

新加坡政府的社會保障體系有四大支柱組成:一是公積金制度,協助國人爲退休儲蓄;二是“居者有其屋”計劃,確保人人都有居所;三是就業獎勵花紅 和培訓計劃,確保國人收入保障;四是醫療保健儲蓄三保政策,意在提高醫療服務水平。其中最能體現政府對于民生保障重視的是公共住房政策。通過立法和嚴格管 理,在公積金制度的支持下,新加坡只用20年左右的時間就建設了大量的公共組屋給國民居住,到1988年居民的住宅自有率已經達到了85%。安居才能樂 業,“居者有其屋”是新加坡人民行動黨連續40多年持續執政的關鍵所在。尤爲值得一提的是,新加坡政府以儒家哲學的勤奮、節儉、真誠等優秀品質來彌補西方 普惠式福利制度之弊。在各項民生保障中,注重調動政府和市民兩個方面的積極性。充分地保障了民生財政投入。

重視族群和諧

新加坡是一個多元種族、多元文化、多元宗教的國家。全國人口有 350多萬,大部分是華人,約占 76%,其余是馬來人占14%,印度人 占 8.4%,另有部分歐洲人、阿拉伯人和其它世界各國的永久性居民。在殖民地時代和建國初期,新加坡社會經常發生各種因爲民族矛盾引起的動亂。審慎處理 種族民族關系,是新加坡長治久安的關鍵所在。

新加坡政府對所有種族和多元宗教采取一視同仁的平等政策,倡導多元民族、多種宗教的和諧共存的“東方模式”,在實踐中取得了很好的成效。華人和 馬來人是新加坡最大的兩個族群,新加坡領導人認爲解決種族矛盾的關鍵在于消除種族間的經濟差距,所以對馬來人實施相對傾斜的經濟政策,幫助他們盡快富裕起 來。爲了各民族之間能夠和諧相處,新加坡政府還消除語言障礙。政府規定:華人、馬來人和印度人除擁有自己的民族語言外還要以英語作爲各民族共同語言,推行 兩種語言政策,而且英語、華語、馬來語、泰米爾語均爲官方語言,英語則爲行政用語。這種語言政策對于維護各民族的團結和國際經濟文化的交流是起著積極作用 的。此外,新加坡政府還用憲法明文保障各種族權益平等,並成立“少數種族總統理事會”,以確保政府的任何法令不對少數種族不利。1991年1月新加坡政府 發表《共同價值觀白皮書》,提出並倡導五大共同價值觀:國家至上,社會爲先;家庭爲根,社會爲本;關懷扶助,尊重個人;求同存異,避免沖突;種族和諧,宗 教寬容。這一共同價值觀體系的建構是以在多元文化社會尋求文化認同的典範,其核心精神既繼承了儒家倫理但也吸收了包括馬來族、印度族以及其他種族等東方文 化的價值准則,因而容易爲各個民族種族的接受。

重視官民合作

新加坡政府在社會管理方面十分注重政府與民間的互動,十分重視社會組織在社會治理過程中作用的發揮,逐漸構建起政府、基層組織、公民共同管理國 家的良好機制。

各種半官方的組織網絡是加強政府與民間組織和公民聯系溝通的橋梁。人民協會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人民協會成立于 1960年,是專責社區發展的 法定機構,董事會主席由新加坡總理兼任。作爲人民行動黨政府的全國性基層組織,它的任務是通過組織大衆參與教育、社會、文化、體育、文娛等社區活動,“塑 造富有凝聚力、生氣蓬勃和優雅的國家”。該協會在基層下屬多個機構,協助政府和執政黨出面與民間保持聯絡溝通。民意溝通疏導機制是推進政民互動的常效機 制。無論是政府領袖還是國會議員都定期接見選民,經常與各行各業代表會面對話,通過多種渠道了解民衆對于即將出台的重要政策的看法,在制定和執行政策時非 常務實和靈活,隨時糾正錯誤、加以改進。通過這些活動,將許多社會矛盾消解在萌芽狀態。

1 2
分享:

相關新聞

更多新加坡移民信息
移民新加坡
移民評估 資料索取 官方微信
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