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項被部分國內媒體和諸多移民中介解讀爲“關上外國富人移民加拿大大門”的動議,不過是一項冠冕堂皇的投資移民大漲價———動議搭EAP這項年度第一經濟議案的車本身,實際上就已表明,這項政策調整的根本出發點,是算經濟賬。
 
  按照慣例,加拿大聯邦財政部向國會下院遞交“2014年度經濟行動計劃(EAP,實際上就是年度財政預算)”之時,聯邦政府其它部門總會在這類重大議案後,以附件形式“捆綁”其它爭議性較大的議案,目的或是“搭車”闖關,避免單獨提交時遭到否決,或是故意“找否決”以自動觸發新的立法選舉。目前的聯邦保守黨哈珀政府是多數黨政府,EAP這樣關乎政府年度財經政策的重大議案,照例執政黨會要求全體本黨議員投票贊成,“找否決”幾不可能。因此今年“捆綁”的附件,自然只能是“搭車”一族了。
 
  在諸項“搭車”附件中最引人矚目的,莫過于聯邦公民及移民部的動議:謀求在年內終止聯邦投資移民(IIP)和聯邦企業家移民(EN )兩項經濟類移民計劃。
 
  即便台面上的理由也不乏經濟因素:加拿大聯邦移民部長克裏斯·亞曆山大就表示,投資移民比起其他類別移民,繳納稅款更少,他們中許多人既不就業、也不創造就業機會,對加拿大經濟貢獻不夠大。當然,熟悉加拿大聯邦移民政策調整史的朋友會發現,這類套話在調整任何一類移民類別時,都大同小異地使用過。
 
  更重要、也更“經濟”的理由,則是擡門檻和漲價。
 
  事實上自打哈珀政府上台後,移民部長先後有兩位(現任亞曆山大和前任肯尼),但政策一以貫之,就是不斷擡高加拿大移民的“價格門檻”。
 
  第一步,是收緊原本“價廉物美”的技術移民政策。
 
  上世紀末、本世紀初,聯邦技術移民是各國移民加拿大最主要的移民類別,這類移民對申請人的個人條件要求較高,但對資金則近乎“零門檻”。2008年2月27日前,加拿大聯邦技術移民類別多達300多類,沒有配額限制,語言和學曆只需公證,無需專門資格認證。就在這一年,哈珀政府將技術移民類別大幅度削減至38類,令許多申請者失去申請資格;此後3年多時間裏,哈珀政府相繼出台了學曆認證、語言資格認證、總量和單一類別年度配額上限等限制措施,且逐年收緊;2012年6月28日,C-38法案通過,聯邦技術移民申請被凍結,近28萬積年舊案被全部“歸零”;2013年5月4日,聯邦技術移民申請重開,不但進一步收緊諸項資格認證條件,更將准入類別再縮減至24類。
 
  盡管聯邦政府和移民部爲上述措施做出各種各樣的解釋,但正如許多分析家當時就指出的,這種做法的結果只有一個:讓更多有意移民加拿大的人技術移民無望,不得不擠上“有錢才能移民”的經濟類移民“豪華車”。從這一點上講,造成如今“移民加拿大的都是有錢人”現狀的不是別人,正是哈珀政府自己。
 
  第二步,是給奇貨可居的投資移民漲價。
 
  技術移民的門幾乎被堵死,投資移民一下變得炙手可熱,漲價的機會來了:2010年,肯尼在投資類移民供需平衡被打破的背景下宣布“調價”,將原先投資40萬加元、鎖定5年後還本不付息的投資移民門檻,提高到80萬加元。移民部乃至聯邦政府在“調價”後仍不斷放風,稱即便如此,和其它移民國家相比,加拿大的投資移民仍屬“賤賣”,應該再度翻番,並試探提出,可將“還本不付息”改爲既不付息也不還本。只是這類“探空氣球”反響不佳,當時哈珀政府又是隨時可能倒台的少數政府,而其它反對黨均對此不贊成,哈珀政府只好暫時偃旗息鼓。
 
  如今經過3次立法選舉,哈珀政府已是多數政府,自然更無顧忌,肯尼和亞曆山大近來多次吹風,指責投資移民“貢獻少”、“融入不夠”,表示“不能再賤賣下去”。正因如此,在加拿大國內,經濟類移民政策會大調整、會“調價”,早已不是什麽秘密,甚至跟EAP“搭車”這一條,許多人也早想到了。
 
  那麽,這個“價”會如何調?
 
  在EAP和移民政策調整動議發布的同時,聯邦財政部表示,將在投資移民和企業家移民類別廢除後,增設一個“面向移民的高風險投資項目”和設立一個“基于申請人能力的商貿專才引進項目”。此後,早已改任、本應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的肯尼在記者會上猶抱琵琶半遮面地披露了這兩個新經濟類移民項目的廬山真面目:分別叫做“投資基金移民”和“創業移民”。盡管肯尼並未再作進一步說明,但不難看出,“投資基金移民”就是改頭換面的IIP,而“企業家移民”,自然就是換了“馬甲”的EN了。“換名”的目的是漲價,所謂“投資基金”,不僅投資額度會更高,鎖定期限也會更長。
 
  原本技術移民“還本不付息”的投資,就能爲加拿大聯邦政府每年創造不菲的利息和投資收益,如今“投資基金”鎖定期延長(且很可能延長較長年限),創造的利息和其它收益自然也會水漲船高。原本加拿大經濟類移民較諸其它移民目的地,最大的好處,便是一旦批准移民後無需入籍,就能幾乎立即享受加拿大公民所可享受的一切社會福利和權益(除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等極少數政治權利),新政的推出,等于讓新申請者自己掏錢,爲自己多買了一份“社會保險”,支付自己未來在加拿大的福利金。
 
  至于“創業移民”的情況也大同小異,盡管肯尼曾表示“希望來加拿大的企業家移民都是比爾·蓋茨而非開洗衣店的”,但正如不少經濟學家、社會學家所批評的,加拿大較少出現“比爾·蓋茨”的關鍵,是自身經濟和産業結構的調整,興盛一時的高科技企業和傳統制造業江河日下,能源、原材料開發業和服務業成爲新的經濟支柱。而推動這一轉型的不是別人,正是以加拿大中部石油、農産品和資源“草原三省”(阿爾伯特省、馬尼托巴省、薩斯喀徹溫省)爲大本營的聯邦保守黨政府,上世紀末引領行業風騷的加拿大高科技企業北電、黑莓,一個早已破産,另一個苟延殘喘,自己本土的“比爾·蓋茨”尚居大不易,又如何苛求企業家移民中的“比爾·蓋茨”?這項政策最終也注定不過是換個花樣擡擡價而已。
 
  值得一提的是,肯尼在記者會上遮遮掩掩地談及“應借鑒澳洲在經濟類移民政策上的相關經驗”,含義一清二楚:澳洲不僅在2010年大幅調高投資移民門檻,更在2012年11月24日首創所謂“500萬移民新規”,即專門爲願意投資500萬澳元(約合3255萬人民幣)創立“臨時188”和“永久888”兩類“重要投資者簽證”類別,並給予“無年齡上限、不用相關考試分數、縮短居住年限要求”等特殊優惠。或許,一款量身定做的“加拿大版888類別”,業已呼之欲出了。
 
  可以想象,在加拿大聯邦政府越算越精的“經濟賬”驅使下,仍然“健在”的“終南捷徑”,如雇主移民、外勞轉移民、省提名移民等,也會被紛紛波及,或堵死,或同樣“漲價沒商量”。即便個別聯邦政府管不著的項目,如魁北克省投資移民計劃,在“大河漲水”的財富示範效應下,也勢必會趁勢漲上去,和聯邦接軌。
1 2
分享:
更多加拿大移民信息
移民加拿大
移民評估 資料索取 官方微信
二維碼